部门概况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的首位,强调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按照教育部“师德为先、教学为要、科研为基”的要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根本性保障。在此形势下,广西中医药大学牢牢把握住这个机遇,成立了“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坚定不移地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一、中心成立背景
为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增强科学研究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教育部提出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指出:
“巩固本科教学基础地位。把本科教学作为高校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领导精力、师资力量、资源配置、经费安排和工作评价都要体现以教学为中心。”
“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推动高校普遍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重点支持建设一批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有计划地开展教师培训、教学咨询等,提升中青年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2012年9月21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组织有关专家评审出了30个“十二五”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2012年10月11日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学校下发了《广西中医药大学关于成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正处级机构)的通知》(桂中医大人〔2012〕33号)。
二、中心机构设置
广西中医药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为学校正处级机构,由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分管。下设办公室、教师发展培训科、教学质量监控科、高等教育研究所,现有专职人员6名。
三、中心目标定位
广西中医药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是促进教师教学发展的专业化教学支持机构。中心坚持以“建设人民喜爱的高水平中医药大学”为宗旨,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广大教师为主体,倡导“弘毅自强,传承创新”的理念,通过组织各类研究、培训、咨询、讨论等工作,深入研究教学规律,创新教学方法,发现并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引导教师改进教学手段,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在全校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中心主要职能
1.开展教师培训。
2.开展教学咨询服务。
3.开展教学改革研究。
4.开展教学质量评估。
5.提供优质教学资源。
五、中心工作目标
根本目标:提高我校教育质量。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将以提升学校中青年教师和基础课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为重点,面向全体教师,完善教师教学发展机制,“制度化管理、规范化服务”,推进教师培训、教学咨询、教学改革、质量评价等工作的常态化、制度化,切实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近期目标:自治区级示范中心。
2012年6月6日《教育部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建设工作研讨会纪要》:“张大良司长特别指出,教育部要求,明年要推动高等学校普遍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在此基础上,推选省级示范中心;教育部按照中央财政的规定,将重点支持30个部属院校的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一)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项目
1.建立系统化的教师发展培训机制 促进教师培训制度化。进一步完善现有面向学校全体教师,重点是中青年教师、基础课教师和研究生助教培训的制度文件,借鉴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将培训纳入教师职业发展视角,通过探索高校教师职业发展内涵和途径,优化教师培训方案,更新教师培训内容,促进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掌握先进的教育技术和教学技能、提高教学能力。
(二)教师教学咨询服务项目
2.建立个性化的教学咨询服务机制 促进教学咨询常态化。建立教师教学发展档案,完善教师教学咨询工作,为学校全体教师、重点是新进教师、中青年教师和公共基础课教师提供优质教学咨询服务,满足本校特色化人才培养和教师个性化专业发展的需要。 3.建立广泛性的教师发展交流机制 促进教师教学交流常态化。通过定期开展教师教学论坛、教师交流午餐会、下午茶、教师教学沙龙等活动,促进教师间的教学交流和互助。
(三)教师教学质量评估项目
4.建立全方位的教学评估服务机制优化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建立学生评估为主、同行与专家评估为辅的全方位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加强对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学能力、教学效果等考核、检查、评估和交流,确保教学改革卓有成效、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健全师德考评制度,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聘用和奖惩的首要内容,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健全大学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制度,把承担本科教学任务作为教授考核评价的基本内容,让最优秀教师为本科学生上课。
(四)教师教学改革促进项目
5.建立竞争性的教学研究资助机制 进一步提升教学改革研究水平。营造教师研究教学的氛围,建设具有广西中医药大学特色的教学文化;借鉴和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将先进教学理念、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策略与技巧与广西中医药大学人才培养方案有机结合,着重研究公共基础课和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创新。
(五)优质教学资源共享项目
6.建立开放式的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机制进一步开发和建设优质教学资源。中心将汇聚本校教学名师、优秀教师等高水平师资,整合校内优质教学资源,形成共享机制,为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高提供物质保障。
单点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