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成立于2016年12月25日,是在原人文社科学院基础上将基础医学院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教研室和医学心理学教研室、信息网络中心的计算机教研室整合而成。
一、办学目标定位
紧密结合我校办学目标和高水平公卫学院建设目标,立足广西,面向全国,辐射东盟,紧紧围绕国家和自治区重大战略,瞄准学科发展前沿和高水平人才的社会需求,面向周边国际区域健康发展,建设医、工、管协同发展,产学研结合突出、具有鲜明广西特色与中医药特色的区域一流的高水平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创建高校、疾控中心、医疗机构和企业等协同育人新机制,培养专业能力强,实践水平高,适应现代化公共卫生体系,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应用型、创新型”公共卫生及管理人才。推进国际国内交流合作,积极开展高水平公共卫生研究,不断创新中西医结合公共卫生服务模式。
二、办学情况
学院现设有4个系:预防医学系、健康管理系、医学信息系、健康心理系。现有4个本科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预防医学、健康服务与管理),新申报医学信息工程专业。拥有1个公共卫生专业学位硕士点、1个医学社会学二级硕士点。是泰国宣素那他皇家大学联合培养公共卫生硕士、博士基地。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011人,其中硕士生28人、普通本科生983人。目前已形成本科、硕士、联合培养博士多层次和医学、管理学、工学等多学科专业教育相互融合的人才培养新范式。
学院在仙葫校区办公、教学及实验室用房建筑面积约4000平方米,学院拥有预防医学实验室(含P2+生物实验室,环境卫生学实验室,仪器分析室)、广西高发传染病中西医结合转化医学重点实验室(自治区级)等教学科研实验室,。具备新冠肺炎、艾滋病、肺结核等重大传染病及其他新发传染病相关的病原体鉴定、实验室检测等科学研究条件,为培养较强公共卫生实践处置能力的应用型公共卫生人才提供良好的实践条件。
三、教职员工
现有教职员工62人,其中高级职称25人,占比40.32%;博士学位24人,占比39.71%。硕士生导师22人,博士生导师5人。二级教授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入选广西高等学校千名骨干教师1人。获得学校A级公共卫生创新培育团队。桂派杏林领军人才1人,拔尖人才1人。
四、成就与荣誉
建院以来,学院紧紧围绕培养“应用型、创新型”独具中医特色的公共卫生人才、科学管理人才的目标,务实构建了以“政治建设引领学院发展”为主体,“高质教学与科技创新”为两翼的“一体两翼”模式,有序有度推进了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党建引航与“五本两硕”的发展进程,创新建立了博士先导、校地联导、“学工办、班主任、班委会、学长引领”四位一体协同育人的发展新机制,在实践检验中逐渐丰富了新时代“高质教学与科技创新”的两翼内涵。我院是学校唯一一个连续三年(2019、2020、2021年)获得学校绩效考核“优秀单位”,为学院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22年,学校以我院为依托,获得广西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高校。
(1)多学科交叉融合,办学特色鲜明
学院将自身学科与中医药相关学科深度融合,实现医、工、管协同发展,建设有区域特色的学科群,精心布局学院的专业及学科,利用自身学科优势,积极开展医工、医文融合协同发展,统筹学生的知识能力培养课程。开办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药方向)、医学信息工程专业,推进医学科学与信息化交叉融合的新医科建设。2022年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成为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开办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探索医学与人文管理学科的交叉融合,2022年获批自治区级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学院以学科融合为基础,培育新时代多学科协同的公共卫生与健康管理专才,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2)以本为本,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学院牢固树立本科教学核心地位,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的,以党的全面领导为保障,强化学生为中心,全面提升“三全育人”工作实效,结合新医科建设,推进中医药新技术新方法在疾病监测、慢性病防控、传染病防控等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实践应用,2022 年获得自治区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立项。“预防医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两个本科专业入选自治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预防医学”专业升为一本招生,预防医学专业通过新设本科专业评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通过自治区专业综合评估。
学院鼓励教师将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技术融入课程改革,近5年学院获自治区级教改项目17项,校级教改项目45项。获得自治区教学成果一等等次1项。获学校教学成果一等等次3项、二等等次2项。学院注重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每年举办3-4场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专项活动,推荐青年教师参加区级自治区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获区级一等奖1项。建有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4门,校级一流本科课程9门,学院积极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本科教学的有机融合,建有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6门。
根据学校《教研室工作条例》,按照“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信息化”教研室四化建设要求,开展常态化教研室活动,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努力推进虚拟教研室建设,形成高效运转的基层教学组织。2022年,获A级教研室1个,进步显著教研室1个。
(3)坚持立德树人,夯实育人根基
学院全面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探索知识传播、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同频共振的有效途径,建有课程思政案例库172个。近5年,我院教师获得思政三全育人等相关课题24项,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6门。以“学长榜样”制度为依托,运用学院易班工作站等开展丰富多样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彰显优秀青年学生在勤奋学习、履职担当、志愿服务、热爱生活、奋发有为的突出事迹。弘扬学子坚定思想信念,憧憬远大理想,弘扬校园正气。积极引导学生拓宽个人发展渠道,增加就业竞争优势。2017-2022年,我院就业率五次全校排名第一,一次第二,连续5年获得就业工作突出单位。五年来我院有近20名学子投笔从戎,报效军营,多次获得征兵工作先进单位荣誉。双创教育卓有成效,学生团队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12项,自治区级立项27项,获“挑战杯”广西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二等奖一项。学工队伍和班主任队伍水平不断提升,1人荣获自治区级优秀辅导员,2人荣获全国中医药大学优秀辅导员。
(4)深化产教融合,完善协同育人体系
学院把改革创新贯穿学院发展全过程,以创新科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研究为动力,加强校企合作、校地合作,促进医教融合、产教融合、科教融合,服务广西地方发展需要。与疾控中心、医院、企业共同开展实践教学,引入行业专家进入课堂。针对广西地方妇幼公共卫生服务需要,创新性地在预防医学专业中开设妇幼保健班。建立了以学生为基础,以教师骨干为龙头的健康BEB生态流行病学研究团队。与政府、企业、医院、疾控中心等共同开展了“广西乙肝预防控制科研合作项目”,“广西严重类型地中海贫血胎儿‘零出生’计划、地中海贫血防治三年行动计划的政策评估”,“中医药治疗DRG付费课题研究”等科学研究,不断提升学生现场实践能力。学院先后获得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项,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2项。
单点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